主页 > 乐活南安网 > 新闻 >
 

亟待保护的明代进士杨表古墓

亟待保护的明代进士杨表古墓
编 者 按:
    杨表廉明震湖广,兴学浚水除民患。猛象出境祭城隍,其身精忠气轩昂。
    明嘉靖皇帝为进士杨表赠联中写道:
    會計有方事不勞而必集,操持罔玷历千古而弗渝。
释 文
    出谋划策有方且见效,办事不劳顿,集成功于一体。
    操持国事没有玷污,廉洁奉公历千古而不改变。
    郑德鸿老师曾多次至杨表古墓实地考查,实事求是地描述了“亟待保护的明代进士杨表古墓”的实际现状与历史渊源和文物价值。
    故此,全球董杨宗亲总会理事长杨肃元,中华统一促进党杨氏宗亲联谊会理事长杨嘉荣,金门杨氏宗亲会理事长杨维生,台湾高雄杨氏宗亲会理事长杨维居,台湾台南市杨氏宗亲会理事长杨原福,台湾新竹市杨氏宗亲会理事长杨裕成,漳州杨氏对外交流委员会会长杨以能。漳台两岸同胞与海内外全体杨氏宗亲。一致建议、要求龙文区政府应当把“四知家风,杨表廉政”之精神与文物古迹、传统文化和廉政教育课题融为一体,弘正气,树党风,构和谐,促发展,并与漳台“五缘文化”之对接,做为政绩 ,依法保护杨表古墓历史文物。       
    摘星见志廉洁奉公创伟业,立雪表恭清政为民振龙文。
    郑德鸿,历史文化研究学者,著名自由撰稿人,为国家级漳州历史文物古迹江东古桥破解千古之迷。漳州古城考古顾问,为保护漳州文物古迹,人文景观,贡献巨大,且大爱无疆,精神可佳,高风亮节,令人敬佩,其几百万字史稿与文章,被中外各大媒体报道传播,深受专家赞赏,读者喜爱。 
刚出土时的杨表夫妻古墓
杨表夫妻墓
亟待保护的明代进士杨表古墓
引   子 
    2017年7月20日上午8时许,在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步文镇步文村下店美社(赤l岭社)一处拆迁工地上,随着挖掘机铲斗慢慢升起,一座埋没多年的古墓终于得见天日。“找到啦!找到啦!在这里!”一直守候在一旁的杨氏宗亲,激动地喊起来。这是一座怎样的古墓,又为何让杨氏宗亲如此地兴奋?
古墓的主人是谁
    该墓为三合土夯建的双圹墓,中间隔开,系夫妻墓,墓室外长3.4 米,外宽3.3 米,离墓首3.5米;墓室前与墓首之间有一圆形封土堆,中轴长2.3米,宽2.8米;墓首及墓桌已残缺,墓前为一大埕,距墓首31.3米处  有一对石烛,两石烛间距17.7米,已被敲断,只剩下一小截露出地面。
    漳州市杨氏文化交流委员会会长杨以能介绍说,房子拆迁后,杨氏宗亲就开始清理墓地,当时挖掘机挖到左圹处时,因墓上的三合土封土并未发现,只是感到该处泥土较软,不想一铲下去,竟然出现一个洞,棺盖也露出来,急忙停下。清理后才知道双圹上下左右前后均为三合土夯筑成整体,左圹前部有一盗洞,而那一铲正好铲在盗洞处。 
刚出土时的圹坑及棺板、地面砖拱顶与圹坑里贴在圹壁的三层地面砖
    由于古墓的左圹被挖掘机挖开墓顶,使今天的人能够得以一看究竟。坑底被掉落的泥土掩盖着,圹坑壁用三层地面砖贴着,砖与砖之间没有用灰粘合;墓项也是用地面砖拱顶,也同样没有用灰粘合。露出一头的棺盖厚度约6厘米,虽然有点腐蚀,但表面残留的红漆依然鲜艳。
    墓室前露出一小段弧形的三合土封堆,一时不知为何物。顺弧形把土拨开些,发现竟然是圆形。有说是衣冠冢,但衣冠冢是在找不到尸体的情况下,才会以衣冠代替尸体,而这墓有墓室及棺材,显然不是衣冠冢,应是其它。
    据杨氏后裔及当地村民介绍,该墓原有墓碑、石马、石羊、石尪等,但均已丢失;墓埕前原先有一大水池,但已被填埋;墓与池之间,原有通往万松关的石板铺的古驿道,但石板已数十年前被人挖去。
    由于没有墓碑,这古墓里究竟埋着的是何人?据杨氏后裔及当村民介绍,这座古墓是杨家的祖先杨表夫妇墓,杨氏后裔历代均在此祭拜。原漳州市方志办主任、史学界老前辈王作人先生当年考察此墓后,确认此墓系杨姓祖先墓,并写有题词。
古墓西侧约200米处石板铺的古驿道与王作人先生的题词
    郡东赤岭有杨泮社,宋儒杨龟山先生裔也。铜山美山社实在此。近美山修谱,发扬祖德,盛事也!亚江先生来漳寻根,嘱予题词,亦留心文献之空谷足音,固不辞谫陋,为书其事如此。 已卯仲春作人敬识
    因该墓规格很高,该地自明代以来,杨氏后裔除了杨表、杨观吉中过进士,可以享此级别的哀荣,其它人则没有这种资格。因杨观吉葬于东山县,据此,此墓可确定为杨表墓。
杨表其人 
    “杨”源自姬姓,出自黄帝之后西周王族,是中国排名第6的大姓。关于杨姓来源,一直存在几种说法,一说是周武王孙“杼”,一说是周宣王子“长父”,另一说是源于晋武公子“伯侨”。虽然说法有异,但均是以封国于杨,而后以国为姓。
    唐高宗总章二年(公元669年),因泉州(今福州)与潮州之间的少数民族发生骚乱,唐高宗下诏命陈政入闽平乱,陈政率子陈元光及府兵南下,昭信校尉杨统随行,杨统成为肇漳始祖,其后裔分布八闽各地,并繁衍于外省。宋末,杨松涧、杨松月兄弟从泉之路下迁入漳州,定居于城东赤岭霞山,即今龙文区下店尾,成为赤岭杨氏肇世祖。
    杨松涧八代孙杨表,字介章,更字汝中,号见湖,生于明成化十四年(1478年)。于明嘉靖辛丑年(1541年)去世。
《明一统志》卷七十八杨表
    杨表自幼敏而好学,智虑超俗,明正德九年(1514年)甲戌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67名进士出身。《明一統志》载“杨表,龙溪人,正徳甲戌进士,授南京户部主事,升郎中,督税两广,劳业大著,擢知长沙府。清慎自持,改知雷州,兴学校,表节义,浚水利,作文以祭城隍,猛象为之出境,郡人异之。升浙江盐运使,削去常例。浙人谓三十年来清官,杨表一人而已。升广西参政,致仕以廉介终其身。”其事迹,还记载于《龙溪县志》、《漳州府志》、《四库全书》及《杨氏族谱》。
现珍藏于东山县图书馆的《杨氏族谱》中的《见湖府君行实》篇与未拆迁时被村民敲断的石烛底座就在房子边(2017年摄)
    杨表一生清廉,办事公正,受到朝庭的重用,也深受百姓的拥戴。据现珍藏于东山县图书馆的《杨氏族谱》载,其在广西任右参政时,“其政教之善,播于群黎。”由于父亲去世,按例需辞职返家守孝三年,当地百姓感其恩泽,归行时“有留靴而朝夕拜祝者,有塑像而岁时庙祀者,有缙绅士庶而泣下郊送者。”
    非常遗憾的是,杨表守孝期满,即将复职时,却突然去世,令人扼腕。葬于龙溪县二十六都赤岭保,即如今的下店美社。 
历尽磨难的古墓
    尽享哀荣的杨表,慎终追远的杨氏后裔,却怎么也料不到,安安稳稳数百年的古墓,竟然会遭几乎铲平之灾。20世纪40年代,双圹中的一圹被盗挖。20世纪70年代末,当地村民听信风水先生之说,认为这是官墓,风水很好,竟然在墓埕上建了房子,并且将原来墓前立的一对高约4米的石烛打断,拿去建猪舍,其它村民也在墓圹处建了几间房子。因墓地被占,以至后来杨氏后裔只能在房子前的一小块空地上祭拜。2017年,因城市改造,下店尾社整体拆迁,除个别得到保护的庙宇,其它地面建筑基本一扫而光,包括建于古墓区域的房子。得知消息的杨氏宗亲,无法接受祖先古墓也被清除,更因担心挖掘机会把古墓挖坏,便自发日夜守护着古墓区域,直到古墓被发现,并进行了修整。
前来祭拜的金门杨氏宗亲,因墓被新建的房子占据,只能在房前的空地祭拜。(2015年清明节摄)
前来祭拜的金门杨氏宗亲,因墓被新建的房子占据,只能在房前的空地祭拜。(2015年清明节摄)
前来祭拜的台湾杨氏宗亲(2017年9月27日摄)
前来祭拜的台湾杨氏宗亲(2017年9月27日摄)
    重现天日的杨表夫妻墓,对于海峡两岸及海外的百万杨氏后裔,是极大的慰藉。毕竟,这里是根的所在。据当地村民及杨氏后裔介绍,民国时抗战将领国民党旅长杨逢年,多次带部下来此祭拜;近期台湾杨氏后裔,也多次返乡祭拜。居住漳州的杨氏后裔,除“文革”时期外,年年来此祭拜。
古墓的价值 
    龙文区因近期大规模改造拆迁,现在地面存留的历史文物已非常少,杨氏古墓是一处非常宝贵的历史文物,对龙文区的历史文化变迁,将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,具有重要价值。虽然古墓之前遭到人为破坏,石烛被敲断,原有的墓碑、石马、石羊、石尪等附属件丢失,但残存的石烛,非常的少见,为研究古代规制、习俗提供了最直接的佐证,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。
被敲成碎块的石烛与《杨氏族谱》里《清漳霞山杨氏族谱》篇的“建祠崇祀龟山先生”记载
    墓室前的圆形封堆,也是非常罕见。杨氏祖先北宋哲学家、理学家、文学家杨时(1053—1135),字中立,号龟山,因成语“程门立雪”而成为尊师重道的典范。杨时曾受业于程灏、程颐兄弟,最早把二程理学传入福建,开创理学的“道南系”,被尊为“闽学鼻祖”,晚年隐居龟山,世称龟山先生。平和的一座杨氏古墓,也发现有石雕龟形墓碑,圆形封堆是否就是龟的表现形式,是否是闽地杨氏的标志,也值得研究。杨氏家族入漳定居赤岭霞山后,建有龟山祠,以祀祖先。祠位于赤岭关帝庙西侧,已毁多年,现在该址建成步文村下店美老年活动中心。
杨表墓的圆形封堆与平和县山格土田村仓仔社的龟形“云山野夫杨公墓”墓碑 
    漳州自唐代始,一千多年共出742名文科进士,138名武科进士,但官至参政及以上的无几,遗留下来的遗迹更少。杨表生前勤政爱民,清廉无私,高风亮节,是一个值得后人纪念的官吏,更是今天反腐倡廉的楷模。据《杨氏族谱》载:嘉靖君聘联: 会计有方,事不劳而必集;操持罔玷,历千古而弗渝。
    《杨氏族谱》嘉靖君聘联
    会计有方,事不劳而必集。操持罔玷,历千古而弗渝。
赤岭关帝庙崎下古石桥觉皇寺
    杨表生前曾写过一些诗词,云洞岩上还留有其与友人的诗词石刻。漳州通往万松关的古驿道,第二站就是在古墓边的“赤岭铺”,如果在此重建古驿站,修复万松关古驿道,加之旁边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赤岭关帝庙,以及古驿道上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崎下桥和供奉龙裤祖师的觉皇寺,使之成为一处景点,对龙文区的旅游开发,具有极高的价值。
云洞岩上的杨表与友人徐樾题刻与海峡导报记者现场采访
    偕杨见湖访蔡鹤峰云洞 (徐樾)
    桃雨山中行,高人棲灵谷。陶唐千古心,悠然见独复。
    奉和徐波石同访云洞岩  (杨表)
    论心忻雨酌,云洞凌云谷。三笑咏而归,溪云任往复 
    而且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》第二条规定,具有历史、艺术、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、古墓葬、古建筑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、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、实物、代表性建筑,均受国家保护。
前来祭拜的金门杨氏宗亲,因墓被新建的房子占据,只能在房前的空地祭拜。(2015年清明节摄)
前来祭拜的金门杨氏宗亲,因墓被新建的房子占据,只能在房前的空地祭拜。(2015年清明节摄)
杨氏古墓
    历尽沧桑饱受磨难的杨氏古墓,是历史留给今天的宝贵财产,也是连接海峡两岸同一血脉的杨氏同胞的纽带,更是一次宣传龙文区历史文化的极好机遇。春暖花开,把握时机,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,古为今用,是我们今天所要认真对待的。相信随着各方的努力,杨氏古墓所蕴藏的能量,将转化为财富,存于天地间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郑德鸿  2018/4/3
苍天明月朗,赤岭星光闪。表公安祥龟墓卧,休闲诗情感。

编辑: 未知

查看栏目更多文章

相关阅读



友情链接: 百姓资讯网   海南之窗   南方资讯   黑龙江在线   安徽都市